中馬假期踩..踩…踩線團終於進入尾聲啦! 吼~ 可以不要回去嗎?
經過了第一天的馬公趴趴造和第二天的吉貝踏浪趣,大家是不是覺得還玩不夠呢?
沒關係,最後一天要帶大家來去瞭解澎湖的在地民俗,再去漁港賞漁船挑漁貨,
偷偷跟你說… 澎湖淡季不但好玩還可以長知識唷!
第1站:澎湖生活博物館
「咦!這裡怎麼有支茶壺阿?」
其實這是澎湖生活博物館公共藝術的作品,取名為「澎壺─風如茶」,
一方面取澎湖地名的諧音,而壺內則代表裝滿了澎湖特產「風如茶」。
澎湖生活博物館外觀相當有特色,除了屋頂採海水波浪的意象外,
大門口則以澎湖傳統矮屋做為鏤空結構,遠遠看就好像一幢民宅呢。
「分享澎湖人內心的喜悅」是博物館的主軸,一進入大廳就可以看到許多在地民眾的笑容,
不管士農工商、男女老少,都是這麼樂天知命地笑著,充分展現了菊島精神。
一樓特展區目前展出的是「王爺信仰在澎湖」,原來在澎湖當地除了信奉媽祖外,
對於王爺的信仰更是虔誠,更有燒王船等慶典活動。
其實在台灣本島南部也有信奉王爺的習俗,例如府千歲、代天巡狩…等都是唷。
上了二樓,這裡對於澎湖的民間信仰與祭拜習俗有更多的介紹,
甚至連拜拜的供品都做出模型,看看這隻供桌上1:1比例的米龜,也太有fu了唄~
澎湖當地有三大祭祖節日,分別是清明節、中元節和冬至,但在習俗和供品上則稍微不同,
澎湖人稱清明節吃的潤餅為「薄餅」;中元節除了拜好兄弟外還會順便祭祖;
而在冬至,澎湖人更會用糯米做成「雞母狗仔」,也就是豬、雞、魚等牲畜造型的供品,
膩崁崁~ 這身上花花綠綠的雞、鴨、牛,是不是很古錐咧?
「欸欸欸~ 阿…有沒有介紹澎湖當地的討海生活?」
底加底加!原汁原味的石滬直接搬到博物館來,別以為石滬只是把魚圍起來而已唷,
你有想過這些被圍起來的魚蝦蟹如果抓不完要怎麼辦嗎?
嘿嘿~ 其實在石滬的腳邊都會設置一兩個「魚井」做為暫存區,
這樣就不怕漲潮後,這些好不容易跑進來的漁貨又跑走囉,真是太聰明啦!
「是說… 來澎湖不是都要釣小管嗎?」
洗滴!雖然淡季沒辦法出海釣小管,不過在生活博物館倒有曬小管干的模擬情境。
不是我在說,這小管做得也太逼真,差點沒抓一隻下來啃阿阿阿!!!
「澎湖的傳統老宅內跟本島古厝有啥不同咧?」
其實,在整體格局上差不多,入門後一樣有神明廳,廚房裡用得也是大灶,
圓板凳圍著圓桌,充滿人情味的一餐就在圓桌上演!
第2站:原味花菜干
才剛看完傳統大桌餐的溫馨畫面,下一段馬上就要來吃澎湖道地的「古早味」,
沒多久,咱們的遊覽車停在一間叫「花菜干」的店門前。
「阿… 這間是賣古董的嗎?」
看到這紅磚頭、木門片、牆上又貼上胭脂紅手繪盤,實在很懷疑他真的是餐廳嗎?
半信半疑地走進店裡,滿坑滿谷的懷舊古物映入眼簾,
一直到走到廚房門邊,又看到用餐客人,才真正確定「花菜干是餐廳無誤!」
在這充滿懷舊風情的空間裡享用澎湖古早味,一整個超有fu~
你能想像把花菜曬成干來炒嗎? 你吃過海底的魟魚嗎? 你吃過熱炒河豚肉嗎?
嘿嘿~ 在這裡先賣個關子,這麼厲害的好料等下回再來跟大家分曉囉!
第3站:風櫃洞
「欸欸~ 人家說到澎湖就要聽聽海浪聲捏。」 沒錯,現在就帶大家來「風櫃聽濤」!
這風櫃洞其實是因為玄武岩長年受到浪潮的侵蝕而形成的海蝕洞,
更驚人的是順著玄武岩的節理還開了個小孔在洞頂,每次海水一灌入洞裡,
就會連帶產生氣壓衝上頂端,簡單來說,就有點類似鯨魚噴水的感覺囉~
「哇!真的有風捏~」大家紛紛伸出手來感受那股噴射出來的氣流。
「風很大喔!小心你的帽子!」才剛說完,就有團員的帽子被吹走了,
由於噴氣的洞口沒有特別標示,大家來到這裡要注意腳步,可別被那股氣給嚇到哩。
如果覺得光聽濤還不過癮,那就登上高台看海景吹海風唄~
在三層高的看台上迎著海風賞海景,整個心情都開闊起來,
另一側的堤防上還有可愛彩繪,在台灣本島的彩繪村風潮也是有吹到菊島來呢。
第4站:青灣仙人掌公園
「澎湖的仙人掌除了製冰吃外,還可以做啥?」
快別這麼說,在青灣仙人掌公園裡可沒有仙人掌冰,只有各式各樣的仙人掌供觀賞。
由於園區內正在施工,有很多硬體設施都尚未建置完善,來園區遊覽可要注意腳步。
不過這仙人掌的種類眾多,有高有矮,甚至還有開出小花的,令人眼花撩亂~
再往內走還有一座室內館,除了垂吊著更多不同品種的仙人掌外,
另外還可以自己動手DIY,可惜當天沒有開放,不然全團一起手作體驗一定很有趣~
「咦!阿不是仙人掌公園,怎麼會有鴕鳥?」
呃…我想大概是基於愛護動物的原因唄,不過兩位鴕鳥老兄倒是很好客,
隨便逗他們幾下就自己靠過來,還一度咬了我的衣服哩~
第5站:山水沙灘
「那… 澎湖有好浪點可以衝浪嗎?」 有滴,丟喜加「山水沙灘」!
雖然衝浪的季節還未到,但沙灘上已經有三三兩兩的年輕人來玩水了,可青春滴咧~
這片乾淨的沙灘上人還真的不多,淡季來就是有這個好處,拍照不用閃東閃西,
想一個人靜靜的放空,席地而坐就沒人打擾。
恩… 淡季遊菊島的優點再加一筆!
第6站:鎖港漁港
「不是說要逛漁市買漁貨嗎?怎麼跑來派出所咧?」
別急,仔細看看這派出所上寫的正是「鎖港」,這兒可是當地著名的漁貨集散地,
膩崁崁~膩崁崁~ 連派出所門口都有小管的logo哩~
下午三點半漁船逐漸靠港,正在欣賞漁船入港的風景時…
「咦!怎麼旁邊的人都往前聚集咧?」
待漁船停妥後,接下來就要把漁貨一一搬上岸來。
你能想像這搬送作業是由漁民們排成一線,一個接著一個把魚送上來嗎?
儼然形成一條人力輸送帶,若不是親臨現場真得很難有這麼深刻的體驗!
「阿… 今天有什麼魚?」 咱們來給他看看!
除了一尾尾比大隻的土魠魚外,籃子裡有澎湖海域常見的臭肚魚,還有沙西米常吃的紅甘~
不等漁民把漁貨擺放好,兩旁的民眾就已經開始彎下腰挑選起來。
「攏總三百丟賀!」「擱買兩尾湊五百賀某?」
沒多久開始喊價吆喝此起彼落,大家開始大包小包地開始血拼!
雄哥說鎖港這邊是很多餐廳業者會來採買的地方,當地人想吃鮮魚,也都會直接跟漁民購買。
嘖嘖… 只能說「您真內行!」
揪多媽爹!可別以為在鎖港只有買鮮魚而已喔,還有更精彩的「標魚」live直播!
「這尾六斤七!」「吼~ 這尾有大隻,七斤捏!」
標魚指的是「競標魚貨」,像土魠魚這種大型魚就會以不計名方式來競標,
這種貼近當地漁民生活的活動,可是淡季來菊島不能錯過滴唷!
第7站:隘門沙灘
「愛門沙灘?這名字也太浪漫了吧~」
呃… 其實愛門沙灘的正確名稱是「隘」門沙灘,當出為了取浪漫的諧音,
才設置了一個充滿大紅喜氣的公共藝術。
這個有著美麗名字的沙灘其實有著淡淡的哀愁…
每到冬季,東北季風就會把這裡的沙帶走,因此在沙灘上必須築起「攔沙網」來防治。
雖然說這一大片攔沙網醜醜的,但卻也是淡季才能看到的特殊景致,
也因為是淡季來到隘門,才有機會瞭解這段大自然故事哩~
這片沙灘比起山水沙灘更加靜謐,沙灘一側還有建築木棧道,
不想踏浪的人,沿著棧道邊吸收芬多精邊散步往林投公園,
踩著愜意的步伐,一邊回想過去三天在菊島的點滴…
「吼友~ 真的好不想回去阿阿阿!!!」
你說說… 這菊島的淡季就這麼好玩,旺季過來還得了!
四月份澎湖花火節將近,中部的朋友趕快跟上「中馬假期」,一起來菊島大冒險唄~
The end
想回顧 菊島淡季怎麼玩 DAY 1 請看:http://migina23.pixnet.net/blog/post/195856950
想回顧 菊島淡季怎麼玩 DAY 2 請看:http://migina23.pixnet.net/blog/post/1960155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