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這杯黑湯很有趣,隨著器皿、時間、環境的不同,
感受到的味覺變化就不一樣。
器皿。除了杯具外,沖煮咖啡的器具也是影響的因素,
手沖壺、摩卡壺、濾壓杯、syphon(賽風)壺,煮出來的黑湯滋味大不同。
時間。品嚐咖啡的最佳時機,不一定是豆子剛焙完的當下,
有時候再放個3至5天來「養豆」,會讓豆子本身的風味更開展出來。
環境。氛圍的營造是會潛移默化人心理的感受,自然也會影響味覺的體驗,
在家、在商業空間、在獨立空間,喝同一杯咖啡的層次變化絕對不一樣。
繼上回使用Kalita 900手沖壺後,豆子多養了4天,
這次改用syphon的方式來煮同5款豆子。
「巴西」
巴西這款一煮起來,就有很重的花生香。
入口同樣也有淡淡的花生味,入喉後則有甘味在舌根上滯留,
涼掉後再喝,在舌根上的甘味更明顯,有點類似中藥的苦甘味。
盛夏時期,正好拿一些來做冰鎮咖啡;
啜飲一口,花生味更重,不過有微微酸味開始釋放,
吞入喉,有如絹絲般輕柔的蜜感一抹而過。
「柯契爾G1」
柯契爾G1聞起來帶淺淺的花香和果干酸,剛喝一口,在舌尖上就被酸味點了一下,
吞入喉後約10秒,開始有蜜感在舌根上綻放,不過時間稍微短暫些。
突發奇想地把奶泡加入柯契爾G1,做出一杯單品拿鐵。
這杯單品拿鐵沒有義式豆的焦苦感,喝起來十分順口,
尾韻的蜜感也增添了牛奶本身的風味,不用加糖,喝起來就是自然的甜味。
「日晒耶加」
日晒耶加倒入杯後,立刻就聞到一陣果干酸,
入口同樣是明顯的果干酸味,接著有淡淡花香在舌根開展出來,
入喉則有柔柔的甜感回韻,算是很經典的耶加風味。
「玻利維亞」
玻利維亞聞起來有麥芽香,入口帶淡淡的煙燻味,在舌根上會留一抹苦甘味。
放涼後,類似人蔘的苦甘味較明顯,尾韻有一瞬間的花香調。
「綠寶石曼特寧」
綠寶石曼特寧倒入杯後,草根香氣立即撲鼻,
啜飲一口,一陣煙燻味滑過舌面,入喉的尾韻則轉為甜感。
天氣實在太熱,不得使出殺手鐧─「雪克杯」來透心涼。
加入適量冰塊,手搖幾下再倒入高腳杯中;
上頭浮著一層細致的白色雪泡,視覺上看起來就很消暑。
這樣的曼特寧喝起來清清爽爽,煙燻味中透出一點點酸,
入喉後的甜感尾韻更加明顯,不失為一個夏天的好選擇呢。
咖啡事是一件「生活」事,沒有太多框架而有很多彈性,
同樣的豆子透過不同器皿和做法,也會有不一樣的樂趣。
也許,你/妳也可以試出最適合自己的「咖啡事」唷!
想要在生活中找尋適合自己的咖啡事嗎?請參考咖啡事價格。